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七十章 拼搏的屠户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的最大敌人。

    不然何进怎么会以一介郎中之职,奉了刘宏的命令,如此急迫的前来调查袁赦死因呢?说不得这件事情经过便是何进勾连了张让等宦官,说服皇帝令他带人前来调查袁赦死因。

    “何郎中,汝意欲何为?”伏完对何进突然派人审查袁赦死因十分不满,愠怒问道。

    “君侯息怒,下官奉旨行事,不得不为。君侯若是不满,自可入宫觐见陛下,下官得了诏书必走。”何进笑道,他显然一点也不惧怕伏完,语气里隐隐透露出一丝嘲笑,令人颇为不满。

    “哼!”伏完闷哼一声,皇帝那里他怎么可能回去,真要去了,不是明摆着告诉皇帝袁赦死得不寻常,没有的事情也会被人猜疑成有的,是以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何进所带令史再次验尸。

    看着伏完吃了暗亏,何进心里不由暗爽不已,刚才被伏家小儿落了面子,这下总算从他伯父身上找回了颜面了。

    其实,与伏泉所料不差,何进之所以带人来查探袁赦死因,也是希望能借此打击宋、伏两家,他不相信宋、伏两家在这件事情里一点角色都没有参与进来。

    终归袁赦入狱不久,便突然自缢身亡,令人生疑,对此事上心的人都能从中感觉到猫腻存在,虽说袁赦自缢可以用忍受不了大狱刑讯之苦,寻求解脱来解释,但是其中不会有有心人蓄意杀害的缘故吗?毕竟若是袁赦不死,谁能保证他会不会再次被皇帝起复,回到宫中再掌大权,这对何进来说可是极为有利的,而不想袁赦活着的人,又有能力杀死袁赦的,如今看来只有伏完了,所以怀疑伏完暗中使了诡计的何进当然要带人前来查探了。

    气氛突然变得诡异的牢房里,原本已经被收敛好衣袍仪容的中常侍袁赦,被何进所带来的太医令的令史翻得凌乱了不少。只见数名看着年近四旬的长者,各自在袁赦身体周边不断翻找查看,他们看得十分仔细,似乎一点蛛丝马迹都不放过,大有袁赦身上每一寸皮肤都不错过,认真查看。

    何进脸色慎重的看着查验的数人,脸上期盼之意明显,袁赦死了,可是将他的筹谋全部打乱了。如果没有袁赦身后的袁家帮助,仅凭宫里张让、郭胜他们的帮助,刘宏说不得真的不会再立长子为太子了,若是“史侯”即不了位,那他们何家何时才能崛起?

    所以此刻的何进十分希望这些靠着张奉关系,从太医令精挑细选而来的令史们能够找到袁赦不是自缢的证据,最好能够攀咬道伏完身上,这样他就可以顺势牵连到宋家的身上,只是那些太医令的令史们显然不会让他如愿。

    “回禀郎中,死者死因并无疑点,确是自缢而亡无疑,只是生前似乎所受刑讯太重。”那几名令史里,较为年长的一位向何进行礼道。

    “尔等可看得仔细?”何进不信邪的问道。

    那令史肯定回道:“千真万确,并无虚言。”

    何进还待问话,这时伏完走来大喊道:“何郎中,查完否?”语气里隐藏怒意,不满之色明显,毕竟被何进用皇帝旨意压了半天,这家伙还不知收敛,真当他这个司隶校尉吃素的?

    “君侯勿气,完了,查完了,下官这便回宫复命。”何进谄谄回道,随即脸带失望的带人离去。

    望着何进离去的背影,伏完闷哼一声,语带不屑道:“一南阳屠户而已,竟也敢如此无礼,真是不知天高地厚。”随即和身边众人示意一声,率先离去,显然这位宽厚长者今天被何进这屠夫气的不轻。

    伏泉脸露苦笑,伯父啊,莫瞧不起何进这一介“屠夫”,他的能耐可不浅?何进可不是一区区“屠夫”而已,不然历史上何家能在他手里把妹妹送上后位?

    念及至此,伏泉又对史书评讥不已,史书到底掩盖了多少真相?历史评价何进无能,可谁又知道这是真的?在东汉以来世家豪族林立的朝代,能从一个良家屠户一下子成为权倾天下的大将军,这份能耐若说是无能那真是贻笑大方了。换了他人,能比他做的更好的有几个?

    一切还不是那位全心全意成为世家的何大将军,太过相信身边一心为了谋除宦官的党人士人的话语,殊不知人家压根瞧不起他的出身,最终在野心家的谋划下,任人摆布,最终身损,成了人家手中的棋子。人生际遇,可悲可叹,莫不如此,终归这是一个看出身的年代,轻易改变不了世人的观念。

    吩咐了令史继续将袁赦仪容整理好,送回袁家府邸,伏泉这才离去。走出牢房的路上,他的心情爽快不已,毕竟断了何家一臂,极大的削弱了这个后宫潜在威胁,能不高兴吗?

    前方,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自己面前,那人贼头贼头的样子显示着他的精明。

    陆准撞见伏泉,连忙行礼道:“见过中郎。”

    “恩。”伏泉颔首应了一声,随即道:“做得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谢中郎妙赞!”

    伏泉随后便走了,两人未多做言语,一切尽在不言中,有时候,说得越少对某些人来说,反而越有利。

    “令史”一职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,在审查案件时,专门带领隶臣从事尸体检验和活体检验,到了隋唐时候才有了“仵作”的叫法。当然“令史”不一定专门是“仵作”的意思,这是要具体到某一衙门的,因为汉代各个官署都有“令史”的职位,是官署的掾属吏员。有职位高权利重的,也有不入流的小吏,都被称为“令史”,比如汉丞相府及以后三公府的属吏,在诸曹的掾史之下,秩百石。尚书的属吏也有令史,秩二百石,御史中丞的属官兰台令史,秩六百石,系中级官员,较特殊。当然,多数令史身份低下,为士人所不屑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