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31章 东都洛阳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昭和元年四月,帝诏令工部修建东都洛阳,历时十个月,洛阳都城终于竣工。在此,成为彼时世界最为伟大之城。

    如今杨广虽然在扬州玩的很开心,却也着急回去看看洛阳城。

    三月初一,春风至,晴,宜出行。

    临行前,沈南之被官复原职,随帝西行归都。

    浩浩荡荡的皇家龙舟队伍,向西北方向出发。由于扬州设郡,杨广留下了一些官员任职江都。其中便有王世充,正式从兵部脱离,以后便长期任江都丞,加之与原扬州代理刺史张长顺的关系,顺势便接管了江都郡的军务。

    令沈南之感到十分困惑的是侯钰没有随驾返京,留在了江都,住进了迷楼。

    回洛阳的时间要快上许多,主要是扬州至洛阳基本上都是新修水利,水路畅通无阻。

    紫微宫原意为天帝所居的宫殿。中国古代将天空中央分为太微、紫微、天市三垣。紫微垣为中央之中,是天帝所居之处。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多采用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,用天上的星辰与都城规划相对应,以突出政权的合法性和皇权的至高性。新宫位于皇城之北,“以象北辰籓卫”,也称紫微城、紫微宫。

    紫微宫的中轴线南当伊阙(龙门)、北对邙山顶峰(翠云峰),略向西北倾斜。

    紫微宫南接皇城(太微城),北据邙山,西邻神都苑、上阳宫,东抵东城、含嘉仓城,谷水(涧河)贯其中。宇文恺将谷水(涧河)引进宫城(紫微城),并依水建造了众多池沼,其中最大的便是紫微城西北隅的九洲池。

    紫微城之所以位于都城西北隅而不居中,是因为洛阳盆地西高东低,东广西狭,而紫微城的中轴线又因对准伊阙而偏向西北;洛河在轴线以西为东北流向,难以营造里坊,在此自然因素的限制,使得紫微城处于都城西北隅而未能居中。而此时的洛阳城的西北隅是全城的最高处,紫微城选在此处可高屋建瓴,俯瞰全城,有利于紫微城防御。

    沈南之不得不承认,宇文恺治下的工部在东都营建上颇有建树,不夸张的说,紫微城宫殿必成后世之典范,其平面布局、建筑形制,奠定了基本格局,影响深远。

    不过朝廷早有规制,规划。百官返回洛阳后都得到了重新分配的府邸,沈南之和元祯便分到了北市的上林坊和玉兰坊。

    接下来几日便是大搬迁,百官忙碌。

    刚安顿好没两日的上朝,沈南之又被杨广的想法惊到了。本想着刚竣工洛阳城,劳役可以缓一口气了,结果杨广当朝便宣布要在西边修一座离宫的皇家园林——上林西苑。

    西苑北至邙山,南抵伊阙,西至新安境内,周围二百余里,甚至囊括了通济渠的起点,借着运河之势,吸尽天下繁华。

    百官并没有什么意见,沈南之独木难支,也不好当殿冲撞龙颜,只得下了早朝后留下求见皇帝。

    由于半年来收到冷落,训斥,沈南之也早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,出乎意料的是杨广同意了见他。

    沈南之到了殿内先行稽首大礼,杨广的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