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65.65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“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,村里怕是没有这号人。”石寡妇插着腰,气不打一处来,“也不知道他啥时候蹲在院墙外面的,我大清早开门泼水,差点泼到他身上。嘴上一直叽里咕噜说要‘找媳妇儿,找媳妇儿’,天杀的,老婆子守了半辈子寡,差点被这呆头鹅污了名声。”

    阿媛听她说这个,又想起昨晚上颜青竹讲述的那段往事,不觉有些唏嘘,看着石寡妇的眼神便掺杂了些怜悯。

    石寡妇浑不察觉,只奇道:“青竹这小子,怎么不送你回来?让你无端端地也遇到这臭傻子?”

    阿媛抬起眼,赶忙解释道:“是我让他别送的,这么一小段路,我自己走,不打紧的。遇到那傻子,是意外。”

    石寡妇掩嘴笑了起来,眼角挤出深深的鱼尾,“现在就忙着替他说话了?我看你将来怎么办啦?”

    阿媛顿时臊得发慌,想起昨晚一夜未归,还不知如何跟石婶子说道,只怕说了更要被她取笑,只得讪讪一笑,将碗拿着往厨房里去了。背后是石寡妇的笑声悠悠传来。

    放下碗来,却不再想些害臊的事,转而想到刚才那傻子。

    他的衣服沾染雨水和泥土,但看的出衣服的质料很好,不是村里人,又不像普通农人,他到底是哪里来的呢?

    他知道后山,知道去那里摘枇杷,那他应该是熟悉这带环境的,他生活的地方应该离南安村不是很远。

    阿媛心里想不出个清楚答案,竟有些忐忑起来。总觉得哪处不对,却又指不出所以然。

    心下又安慰自己,大抵是今日被这热情的傻子吓到了,禁不住多想了些,实则他与自己能有什么干系,遇到是个巧合罢了。

    “是了,我是他家妹子来着。不知道我哥他在不在书院,如果在,麻烦老先生帮我通传一声,说我在码头等他。”阿媛虽不喜那声“妹子”,可这倒也免了她费力解释。又见这老者虽为洒扫,身上却含儒雅之气,因是常年在此工作,得以诗书熏染所致,便也呼他一声“老先生”。

    一声“老先生”倒是对老者十分受用,好像他一个扫地的突然变成了讲台上口若悬河的人物,他终于笑道:“宋秀才在房中温书,我这就替你传话去。”

    阿媛从大篮子里摸出两个青团来,递给老者,“老先生,多谢你了。我自家做的吃食,你莫嫌弃。”

    这老者本就是个孤寡的,突见了一个嘴巴甜,性子又好的姑娘,不禁有些欣喜,接了东西,脸上笑出花似的往门里去了。

    阿媛怕的,便是他不尽心。如今见他倒是个容易收买的人,不觉好笑。

    阿媛在码头上踟蹰好一阵,这才见到一个面容清俊,形神儒雅的年轻男子朝她这边走过来。他今日头戴黑色唐巾,身着淡青色交领袍子,领部缀白色护领,腰上松松系着一条细如丝绦的革带,越发显得身姿颀长,身上未佩一玉,手中亦不持折扇,却已散发出足够的才子气韵。她不禁笑着朝他走了几步,却见他神情并不愉悦。

    宋明礼刚才听得门人笑嘻嘻地来通报,说他家一个漂亮远房妹子来找他。

    他有些奇怪,他是个外乡人,来枕水镇习学已有数年,难得回家一次,也未听得家中说起有过什么远房妹子。

    难道是他如今有了功名,当下又临近乡试,便惹得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有了不着边际的心思?

    他一路想着,便走的慢了,待视线一晃,看到的竟是阿媛,他突地心中一滞,脚步有些跨不动了。当下情形似乎比见了亲戚还叫他头疼。

    难道她怕自己不来相见,扯谎说是自己的亲戚?

    “阿媛,怎么是你?”迎着面前少女的羞涩笑意,宋明礼也勉强挤出了一丝不自然的笑。

    阿媛见他笑了,便不自觉低下头,“几个月没见了,我想着来看看你。”她恰巧看到自己绣鞋上的几个泥点子,赶忙状似无意地往后缩了缩脚。

    她没听到宋明礼说话,半晌了不禁有些尴尬。她想起什么,终于从大篮子里拿出给他留的糕点。

    卖得没剩下多少,又拿了两个给门人,如今看着更少了。

    她已经趁着等他的时候,重新将糕点包齐整了,现下便取出递到他手上,有些期盼地道:“我做给你的,手艺不算好,你当是过节应个景。”

    阿媛听得他轻轻应了一声,又不说话,心中顿时有些小小的失望。

    “那...我不妨碍你温书了……我回去了。”阿媛抬起头看了他一眼,小声道。

    眼下已近晚饭时分,出游的学子们已陆陆续续上了码头,往书院走了。

    宋明礼不知道是否错觉,总觉得有几个学子路过时侧头看他,似笑非笑的。

    “嗯,天色不早了。你快些回去吧,路上小心。”宋明礼有些心慌地说道。

    阿媛点点头,转身缓步朝码头行去,心里想着他咋就不和自己多说两句话?

    正想着,她听见宋明礼追逐的脚步在她身后响起,她欣喜地回头。

    宋明礼停下脚步,似是艰难地挤出一句话,“今秋就要乡试,我这几个月都会加倍努力,难再有别的时间...”

    他这是怕她再来找他,耽误他时间了?阿媛心里虽不舍,但想着他这么努力不也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吗?

    想到这层,阿媛反倒释然了。

    “你放心,你好好待在书院,什么都不用担心。我不会耽误你的。只是你也要注意身体,不要为了读书把身体熬坏了。”

    宋明礼松了口气,终于笑道:“那你路上小心些。”

    阿媛看到他对自己笑,总觉得他心里是有她的,只是因为学业才一时疏忽了她。

    也罢,待他考中举人,禀告了他家里他们的婚事,婚事定下来了,他见自己也不会这般扭捏了。

    读书人最是忌讳所谓私相授受了,他应该也是这么想的,所以他现在见着自己才会跟以前在山上的南安村不一样。

    阿媛如是想着,人已经一步三回头地走到码头了。码头下刚好有只摆渡的船,只差一人就满员了,阿媛上船付了钱,乘客们立马催促船夫开船。

    大桨划开,码头在视线中被荡得越来越远,阿媛早就看不清宋明礼的眼睛,他到底有没有也在看她呢?

    宋明礼见那船远了,心下稍安,却忍不住叹了口气,望着手中的油纸包一筹莫展。

    蓦地,他肩膀被人从后拍了一下,他受了惊吓般转过身去,却见是他在书院的好友——刘靖升。

    刘靖升比宋明礼大两岁,今年整好二十,如今也是秀才身,与宋明礼一样,只等秋试,一展才华。

    “明礼,你怎么吓成这样,我不过看你出神,拍你一下罢了!”刘靖升眼神满含戏谑,笑道,“怎么?那个山里佳人把宋兄迷得神魂颠倒了?”

    宋明礼觉得额头已渗出一些冷汗,“刘兄,你我都是读书人,这种话不可乱说!”

    刘靖升虽是书生,但祖上却经营过大买卖,到父亲这一辈弃商置田,因而脱离商籍,到他这一代便可参加科举了。刘靖升小时曾跟随祖父经商,眼界开阔,为人不拘小节,对着宋明礼经常开些玩笑。

    平时也不见宋明礼反驳,如今见他一本正经的样子,反倒更忍不住要打趣。

    “还说没有?你手里拿的,莫不是佳人所赠?”刘靖升刚才就模模糊糊看到雨雾里一个娇小的身影。

    宋明礼见瞒不过,只故作正色道:“刚才那位是南安村吴家的姑娘,我去年游学路过南安村,在吴家借宿过几日。她家贫,我走时多给了些钱,人家父母记挂着这番情意,现在知我孤身一人在镇上,特意让她送些东西过来。”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