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二章农庄是唯一出路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利条件允许,再大面积种植。”

    张桐笑着说:“还是红薯好,老板给的这个品种真神了,估计产量惊人啊。”

    司马孔明摇摇头,说:“你不要高兴的太早,如果让你天天吃地瓜,早晚草鸡了。选择地瓜也是无奈之举,是救急品种,今年收获之后,不其县的吃饭问题彻底解决了。以后不愁吃的时候,就要考虑多样化,还要吃得好。”

    “还是老板想的周到,我等眼光太短。”

    司马孔明觉着机会难得,要宣传一下自己的理念:“今年大灾就是个教训,以后记住随时教育乡民,单一个体很难抵抗住天灾,风调雨顺的年份还好说,靠老天吃饭即可,但是,遇到这种气候就是灾难。唯一的办法就是集合起所有的力量,拧成一股绳,走农庄的道路。人多力量大,大力兴修水利,哪怕气候恶劣,我们还是会有收获的。”

    司马孔明鄙视那些短视的人,在落后的耕种时代,个体无法兴修水利,只能靠天吃饭。

    在生产方式落后的情况下,个体农民离开集体的力量,在灾难面前只有死路一条。

    乡民们历经这场灾难,对司马孔明的话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孙灿说:“放心吧,老板,这一次死里逃生,乡民们会记住这个教训,也会重视水利建设,农庄是唯一的选择。我和张桐二人会组织宣传,把老板的观念告诉给每一个乡民。”

    “嗯,这就好,要让每一个乡民明白,水利是农业的根本,而兴修水利则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。今后我们不仅要把整个不其县的水利建设搞好,如果有条件的话,还要把千里之外的黄河之水引过来,彻底解决半岛干旱缺水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司马孔明的话有点不靠谱,引千里之外的黄河水,有那么简单吗?

    不过,真若引来黄河之水,这里将再无干旱之说。

    乡民们对神仙有盲目的崇拜,不管司马孔明说什么,他们一定相信。

    即便司马孔明不是神仙,在他拯救了整个不其县之后,威信急剧膨胀,他的话大家能不信吗?

    “呵呵,真的希望有那么一天啊......”

    张桐的话代表了所有农民的期望,这些一辈子扎根在土地上的人,对水有着深刻的理解。在这之前,天不下雨就意味着土地干枯,粮食减产或者绝收,就意味着挨饿甚至死亡。

    司马孔明说这些话的目的,无非是给大家一个念想,便于接受他的想法。

    “今后就没有所谓的农忙和农闲问题,要设计好每一步的工作计划,比如天气冷了,种地是不可能了,那就整理田地,修整渠道,兴修水利。人不能等到要饿死的时候,才想到没有水浇地、种庄稼的问题,要提前做好准备。如果某一年大雨磅礴,农田涝了怎么办?纵横的水渠就必然发挥作用,迅速把多余的水排到水库。水库满了,还要考虑泄洪,总之,有备才能无患。”

    司马孔明一番讲解,乡民们越发崇拜,牢牢记住了神仙所说的每一句话。

    孙灿和张桐对望了一眼,将来都是自己的任务,要好好商议一下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