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六章坑人的县令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人身上刮油,窝日,这货也不是个好鸟。

    说几句好听的话可以,牵扯到个人的利益,众人免不了心里犯嘀咕。

    这一次没有人呼应了,堂下一片安静。

    司马孔明微微一笑,沉默也算是同意,要趁热打铁把事情搞定。

    “刚才大家都表态了,愿意救助饥民,这很好嘛,说明各位贤达、乡绅明事理,顾大局,道德高尚,本县令先谢谢大家。此事刻不容缓,我与李县丞拟定了一道临时举措,借以缓解目前危局。李县丞,请吧。”

    县丞李斯一拱手,走上前来:“今旱灾严重日甚,不其县饥民遍地......不起县县令、县丞与众贤达、乡绅忧心饥民,共聚一堂相商,制定出此临时举措,以应对目前越来越严重的饥荒。凡不其县境内拥有十亩地及以上者,每五亩征一石粮。所有征收的粮食皆用于救助饥民,不得他用。此令即日生效。”

    石本是重量单位,约为后世计量十七到二十公斤。

    乍看数量似乎不多,但汉代还没有麦子,地里种的是黍,一年仅有一季收成,亩产不足三石。换算成后世的亩和斤,每亩地还不到三百斤。

    窝日,上当了。

    说几句好听的话不值钱,刚开始大家光顾着迎合新县令,也没有细想,谁也没想到新上任的县令会来这一手。

    每五亩地征一石,看起来不多,可这些人都是大户人家,家里几百亩地都是少的,几个大户手里足有千亩地,这要交多少粮食啊?

    大灾之年什么最金贵,当然是粮食了。

    别的不说,粮食价格每天都在涨,如今早已经翻番了。

    说是交粮食,其实那都是钱,而且数量不菲。

    麻痹的,刚才大话说出去了,这怎么整?

    堂下的贤达、乡绅们沉默以对,内心都在算计得失。

    反对的话不好开口,麻痹的,谁让自己刚才说大话,争着当贤达人士。

    司马孔明装作什么都没看见,高举道德大旗:“感谢众贤达、乡绅的高风亮节,感谢你们对本县令的支持,想必饥民们也会对你们的善意心存感激。不其县有众贤达、乡绅这般慈悲心肠、善举,一定能度过这场灾难。好了,李县丞,赶紧把告示张贴出去,也好让更多的人知道众位贤达善举、高德。”

    玩权谋,或许司马孔明与这个时代的人相比差多了,问题是司马孔明是现代人,见识不少,说空话,扯道德大旗,轮大帽子,占据道德制高点,比起不其县这些人强多了,玩的相当麻溜。

    后世讲究书面契约,汉代流行口头契约,刚才大话连篇,有本事你爽约啊。

    麻痹的,你们为富不仁在先,别怪我玩你们。

    对,司马孔明摆着就是想坑他们。

    司马孔明不是前任县令吴杰那样文绉绉地去请他们大家族帮忙,李斯县丞已经把情况都介绍给了司马孔明,他可不想也像前任一样灰溜溜的挂印而去。司马孔明要在不其县干出一番大事业,拯救千万饥民。

    堂下那些人脸色别提有多难看,司马孔明这家伙抡着大帽子,站在道德的制高点,让大家很难开口反对。

    所有的人都希望别人站出来反对,可谁到都知道枪打出头鸟,没有人愿意替别人当枪使。

    等到大家一犹豫的功夫,县丞李斯已经带着人出了县衙大门,去张贴布告。

    完了,这件事算铁板钉钉子,不可更改了。

    最坑的是,好像这些乡绅都是很自愿做出的善举。

    坑,这个新县令太坑了。

    司马孔明玩味地看着这些人垂头丧气地离开衙门,嘴角流露出一丝奸笑,第一步棋大功告成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