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908.赵匡胤,宰相当用读书人。(4700字求订阅)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br />
    陈通:

    “这还真是年号重复了。

    因为五代十国时期,有一个国家叫做:前蜀。

    他的亡国之君就用的这个年号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皇帝们纷纷皱眉,这也太晦气了吧!

    隋炀帝眼中满是不屑,在隋朝时期,都讲究背族谱,背的还不是自己的族谱,别人的族谱都要记得清清楚楚。

    结果你连皇帝用过那些年号都不清楚。

    这素质太低了吧。

    基建狂魔(千古狠君):

    “宋朝的这些人也太没有文化了。”

    “前人用过的年号,他们竟然都不清楚?”

    “这一天都是干什么吃的?”

    “这些人要是放在隋朝,叫他们一声文盲,那绝对理所当然!”

    “程咬金估计都比他们强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赵匡胤也是深有同感,程咬金那文化水平也不低啊。

    杯酒释兵权:

    “最郁闷的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事情发生以后,赵匡胤还专门找来了几位丞相,比如大家熟悉的赵普等人。”

    “就把铜镜放在他们面前,让他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“可是这些人都回答不了。”

    “最后,赵匡胤只能找来翰林学士,窦仪,陶古。”

    “这两个人才说清楚了来历。”

    “说是蜀地前后经历了两个王朝,其中前蜀的亡国之君王衍,就用的这个年号。”

    “而赵匡胤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才说出了那句:宰相当用读书人!”

    “这难道不对吗?”

    “而这句话,不正说明了,赵匡胤当时并没有重用所谓的读书人吗?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这个!

    崇祯,岳飞等人都卡壳了。

    如果是他们遇见这么憋屈的事情,他们肯定要质疑丞相的能力,人家翰林学士帮他解决了困境。

    发一句牢骚,说宰相当用读书人,感觉也是理所当然的呀。

    自挂东南枝:

    “虽然说在这种环境下,赵匡胤发发牢骚可以。”

    “但你也不能真的重文轻武啊!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李世民此刻觉得小蠢萌就应该是自己的亲儿子,这比李治管用的多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还是愿意坚持真理的。

    千古李二(明主罪君):

    “别管什么语境,也别管发生了什么事情。”

    “我就问你,赵匡胤有没有让这些读书人当宰相呢?”

    “这才是问题的关健好不好?”

    “这些人皓首穷经,虽然书读了不少,可治国真是外行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陈通疵牙一笑。

    陈通:

    “当然是没有了!

    赵匡胤不过就是许了一个空头支票而已。

    你真以为他傻吗?

    读书人能干什么?

    不过就是一群书呆子而已!

    赵匡胤才不用呢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什么!?

    李世民一口茶水就喷了出来,你说了这么半天,结果赵匡胤根本就没有用读书人当宰相。

    那说了个寂寞!

    李治此刻要笑死了,自己老爹处心积虑了要踩赵匡胤两脚,结果呢?

    这战果真是不忍直视!

    他都有点同情自己老爹了。

    你在时间的上游,人家在时间的下游,你对赵匡胤的情况只是一知半解。

    你还想跟陈通抬杠?

    你怎么想的呢?

    …………

    小蠢萌此刻也愣了。

    他无法相信,人家都帮了赵匡胤这么一个大忙,而且赵匡胤亲口承认了,说宰相当用读书人。

    结果就这样?

    他感觉自己对赵匡胤那段历史太模糊了。

    自挂东南枝:

    “真没用吗?”

    “赵匡胤时期换的丞相还是不少的,你是不是记错了呢?”

    “我记得赵匡胤可是口口声声说要选【窦仪】为丞相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聊天群中,隋文帝,汉武帝等人都是表情古怪,这就是后世人说的赵匡胤重文轻武吗?

    而陈通接下来的回答,让他们的感觉则更为怪异。

    陈通:

    “赵匡胤的确口口声声说要选【窦仪】为丞相,可是每到关键时候,就放弃了。

    而且一直拖下去。

    在赵匡胤的眼中,【窦仪】这种翰林学士,那是绝对不能当丞相的。

    为什么呢?

    因为他们是废物啊!

    赵匡胤当时说了一段非常著名的话,就来贬低这些翰林学士,他怎么说的呢?

    他说这些人就是死读书,他们的作用是什么?

    那就是把前人写好的文章抄过来,然后自己修改几个字,就变成了自己的东西。

    我要这些修修改改的翰林学士干什么?

    他们是能治国呢,还是能安抚一方呢?

    啥用都没有啊!

    不过就是编编书,写个字而已。

    不光是【窦仪】没有当成丞相,另一个【陶古】也没有当丞相。

    因为赵匡胤就不需要这样的人,也看不上这样的人。”

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

    李世民张大了嘴巴,感觉这太难以置信了,不是赵匡胤口口声声说让人家当丞相吗?

    结果怎么会成这样了?

    千古李二(明主罪君):

    “真的假的?”

    “赵匡胤没用【窦仪】治国,也没用【陶古】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他还说这些读书人没用?”

    “怎么感觉像是听天书呢?”

    “这可能吗?”

    ………

    别说李世民质疑了,崇祯,岳飞等人都觉得这很玄幻。

    陈通早就料到他们是这种反应,因为他刚开始看到这些资料的时候,也被颠覆了三观。

    因为人们对赵匡胤的印象,那就是重文轻武,觉得他肯定会大力提拔读书人。

    可事实却恰恰相反。

    陈通:

    “赵匡胤干的这件事情,在北宋初年的影响非常大,他一方面说要重用读书人。

    其实就是为了拉拢中小地主。

    这只不过是提提口号而已。

    但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政策落到实处。

    甚至当时翰林学士【陶古】,直接就写诗讽刺宋太宗。

    【官职须由生处有,文章不管用时无。堪笑翰林陶学士,一生依样画葫芦。】

    说的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就是说,你宋太祖不是说我这个堂堂的翰林学士,只会改几个字吗?

    那我的工作就是年年照瓢画葫芦。

    你要清楚一件事情,这个【陶古】可不是没有任何作为。

    在后周王朝,也就是在柴荣,他就已经是赵匡胤的人。

    而且这个【陶古】对赵匡胤来说,可是有非常大的功劳。

    那是在陈桥兵变以后,赵匡胤要急着举行禅位登基大典,

    可按照当时的礼仪来说,你必须要有禅位的诏书,这样才能名正言顺。

    当时跟随着赵匡胤的文臣武将都没有准备好。

    可就在这个时候,就是这个【陶古】,从袖子里就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禅位诏书。

    这才让赵匡胤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登基为帝。

    可就是这么一个人,博古通今,他都无法被提拔为丞相。

    你就可见,赵匡胤用人那是有原则的!

    不是看重你读书好就能让你做官,赵匡胤要的是务实能力。

    现在你说,赵匡胤还是重文轻武吗?

    赵匡胤看中的不是读书人的出身,他看重的是,官吏们真正的当官才能。

    当时把它叫做:吏道!

    宋太祖要的是能够务实,能够理政,能够断案的人。

    你要知道,自隋唐以来,丞相基本上都是从翰林学士晋升上去的,而赵匡胤偏偏不要翰林学士当丞相。

    这能叫重文轻武吗?”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