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61章 折家和帝国骑兵2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帝国骑兵的基础编制是连,不论轻重,每个连满编一百一十名骑兵(通常是一百个骑兵和连所属的旗手、鼓号手、连长等)。

    十个骑兵连为一个骑兵营,另外还有营部所属的辅助单位(如军医、兽医、营部警卫骑兵等),每个营合计约有一千二百到一千三百人左右。

    加上两百个连的猎骑兵在内,华夏帝国的正规骑兵在二十七万人上下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帝国还有数量极多,编制繁杂的非正规骑兵。比如有大量屯垦军参战时,高级军官就喜欢用甲长一级的屯垦军军官单独编组成一支骑兵,因为这些人都配发马匹,也基本都有火枪(虽说都是二流货色),性质上很像缩水版的火枪骑兵。

    还有奴隶骑兵,主要是帝国北方(比如岭西路这样的地方)以前就经常与马打交道的游牧、渔猎民族奴隶组成。和甲长组成的骑兵一样属于屯垦军的临时建制。

    他们的骑术通常十分精湛,但装备与猎骑兵一样主要是冷兵器,而且大多没有盔甲。这类骑兵数量的多寡,通常取决于他们指挥官(大部分情况下也是他们的主人)自身的富裕程度。有钱的勋贵豪商,能给自家的奴隶私兵多买几匹马,奴隶骑兵就多一些,反之既然。

    折家在这方面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。他们拥有一个规模不小的私人养马场,常年向铁路、公路、邮政等部门和军队供应马匹之外,装备几百个私人骑兵很是轻松。

    骑手的来源也很丰富,除了往上数代人之前就跟着折家融入到汉人中的族人之外,折家私兵还是帝国定期扫北的主力之一,每年获得几百个善于骑马的奴隶自然不难。

    所谓的定期扫北,其实就是鞑靼黄金帝国灭亡后,驻扎北方附近的华夏军队每年出动骑兵北上,扫荡没有内附的草原大小部落的小型作战行动。

    出兵形势与即将到来的远征非常类似——都是十几路甚至几十路单独行动的小部队,离开基地北上后一路召集效忠于华夏的部落,既要替户部向效忠的部族收取税赋,又要打击所有不服从命令的部族,并把反抗者全部变卖为奴。

    这种行动每年都要进行一次,像梳子一样把整个草原梳理一遍,一直打到大草原北方接近冰原的地方才会回师,如果有需要,追到冰原上的情况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有钱有马有人有需求,折家自然很重视本家私奴骑兵的建设。当然,借折彦颜一个胆子也不敢给奴隶装备火枪。他想要的三百条新枪,主要是想装备给自己指挥的火枪骑兵连。

    折彦颜作为折家的新一代中的佼佼者之一,也参加过最近几年的几次扫北活动,在岭西路青年军官中是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的(从射击技术上就能看出端倪)。因此左总兵亲自挑选他作为远征军唯一计划内的骑兵部队指挥官。

    明年的远征预计要前出六千多里,可以肯定补给和增援十分困难。预定的对手又是一个拥有几千万丁口的庞大帝国,作为指挥官之一,折彦颜自然要尽可能加强自己麾下小部队的战斗力。

    “三百条枪,到明年二月就要?这当然不行。”老戴毫不客气的摇头否决:“我店里用现成的零件,每天可以生产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